偏方词典网 精品偏方整理分享

加入收藏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外科 > 风湿性关节炎

风湿性关节炎

风湿病 中医临床辨治简述

分类: 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词典 编辑 : 偏方大全 发布 : 12-22

阅读 :517

友情提示:本站所有偏方,来自网友分享,未经验证!仅供学习参考!如有问题 , 请先咨询专业医生.

风湿病属中医“痹症”范畴。是体虚之人遭六淫之邪侵袭,或痰瘀、阴虚、气血亏而发病。《素问·痹论》日:“风寒湿气杂致,合而为痹”。其特点为本虚标实,正虚为本,邪实为标。中医临床疗效显著,笔者将临床辨治简述如下:

风痹:症见肢体关节酸痛,痛处游走不定,时发时止,来去迅速,关节肿胀,患处皮色正常,遇风加重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浮或弦。治宜扶正祛邪,驱风通络。方用:黄芪、山药、薏米各50克,防风、羌活、威灵仙、桂枝、当归、丹参、鸡血藤、独活、透骨草、生姜、海风藤、葛根各15克。

寒痹:症见肢体关节冷痛,疼痛剧烈,痛有定处,遇寒加重,得热痛减,关节肿胀,屈伸不利,患处皮色正常或苍白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浮紧张。冶宜扶正祛邪,温经散寒。方用:黄芪、山药、薏米各50克,独活、牛膝、桑枝、桂枝、透骨草、鸡血藤、生姜、桑寄生、海风藤、当归、丹参各15 克,肉桂、小茴香、制JI f乌、制草乌(二乌先煎1小时)各10克。

湿痹:症见肢体关节肿胀明显,酸痛如坠,痛处重着不移,屈伸不利;患处皮色正常,肌肤麻木,沉重,遇阴雨潮湿天病情加重,病程长或反复发作;舌质淡,苔白黏腻,脉浮缓或濡缓。治宜扶正祛邪,通络防湿。方用:黄芪、山药、薏米各50克,当归、丹参、独活、桂枝、车前草、海风藤、钻地风、鸡血藤、生姜、萆薜各 15克,大枣12枚。

湿热痹:症见关节红肿疼痛如燎、活动受限,摸之发热,或兼有晨僵、恶风发热,心烦喝便溏或便秘,尿黄,舌红苔黄,脉数。治宜扶正清热,除湿通络。方用:黄芪、山药、薏米各50克,苍术、白术、茯苓、牛膝、金银花、连翘、蚕沙、青风藤、忍冬藤、萆薜、土茯苓、赤小豆、滑石(包煎)、防风、赤芍、木瓜、桑枝、公英、丹皮各15克。

热毒痹:症见关节红肿疼痛明显,屈伸不利,得冷则舒,遇热痛增,壮热烦渴,面红咽于,尿赤便燥,舌质红或红绛,苔黄,脉数。治宜扶正通络,清热解毒。方用:黄芪、山药、薏米、忍冬藤、石膏(先煎)各50克,败酱草、青风藤、老鹤草、防风、白术、香附、知母、茯苓、葛根、连翘、生地、白花蛇舌草、玄参各15克,甘草、丹皮各lO克。

瘀血痹:症见关节疼痛,痛处固定,疼痛如锥剌,痛处皮色紫暗,屈伸受限;关节可现肿大畸形或僵硬,昼轻夜重,病情顽固不愈;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,苔白、脉涩。治宜扶正行气,活血化瘀。方用:黄芪、山药、薏米各50克,当归、丹参、透骨草鸡血藤各20克,香附、赤芍、益母草、穿山甲、乌梢蛇各15克,乳香、没药、桃仁、红花、丹皮、生地、川芎、三七(研粉冲服)、全蝎各10克,大蜈蚣2条。

阴虚痹:症见关节肿胀畸形、僵硬,活动严重受限,或关节热痛,皮下可触及结节,按之坚硬,形体消瘦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,失眠盗汗,五心烦热,口燥咽干,男子遗精,女子精少,目干乏力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治宜扶正滋阴,活络通痹。方用:黄芪、山药、薏米各50克,石斛、生地、枸杞各30克,桑寄生、牛膝、山萸肉、秦艽、青风藤、鸡血藤、丹参、独活各15克,地鳖虫、川芎、丹皮各10克,大蜈蚣2条。

气血亏痹:症见肢体关节酸痛或麻木,病情常在春季夏初或劳累寒冷、潮湿时加重或发作;形体消瘦或虚肿,面色苍白,自汗畏风,神疲乏力,心悸、头晕、指甲淡白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弱无力。治宜补益气血,通痹活络。方用:黄芪、山药、薏米各50 克,阿胶(烊化分服)、龟胶(烊化分服)、鸡血藤、青风藤、白芍、生姜、白术、桂枝、党参、茯苓、熟地、当归、枸杞子、葛根、羌活、杜仲、桑寄生、川断各15克,大枣 12枚。

以上方剂用法用量均为水煎3次,合并药液分3次服,每日1剂。 (杨相国)

下一篇:外敷疗法治疗类风湿 下一篇 【方向键 ( → )下一篇】

上一篇:沈舒文临床 痹症治肿重祛湿 上一篇 【方向键 ( ← )上一篇】